“严控新增隐性债务”传递什么信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2023-04-29 05:15:38     来源 : 互联网

正文摘要:

在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的2018年,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无疑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开前门”。扩大地方专项债发行还将保持力度,并有望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严控地方债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堵住后门”也成为今年的重中之重。近期地方债将迎来更大力度的监管新政。记者获悉,关于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若干举措正在酝酿中,将着力化解地方隐性债务存量、严控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债风险。该预案明确“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具体包括政府债务风险事件和或有债务风险事件。“严控新增隐性债务”传递什么信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积极财政政策取向不变的2018年,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无疑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开前门”。扩大地方专项债发行还将保持力度,并有望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严控地方债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牢牢“堵住后门”也成为今年的重中之重。

防风险位列今年三大攻坚战之首,既要有效严控隐性债务增量,又要合理有序化解债务存量风险,这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无疑是个艰巨的挑战,同时也是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必然要求。2018防风险攻坚战大幕已然开启。

近期地方债将迎来更大力度的监管新政。记者获悉,关于防范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的若干举措正在酝酿中,将着力化解地方隐性债务存量、严控隐性债务增量,防范化解地方债风险。

去年以来,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高层会议都提到“地方债”,释放严管信号。财政部层面,从地方债监管文件密集出台,到曝光并问责了数起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案例,对违法违规举债担保行为也一直保持高压态势。

日前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要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

在地方层面,多地在对2018年经济工作部署时都释放出严控地方债风险的明显信号。例如,江苏省强调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风险管控,对于新上项目要从严把关,超过政府债务限额的项目一律不批、超出债务率合理范围的企业债一律不报、资金配套不到位的项目一律不开工。重庆市强调“坚决防止靠过度举债保增长的做法,决不能寅吃卯粮、透支未来”。吉林、江西等地也提出要加强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预警和监督,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此外,浙江、重庆、陕西、广东、天津等多地都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了地方债的规范文件,明确了省政府对全省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负总责,并划定了化解债务风险的时间表。例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管控与化解的意见》明确,严格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地区化债计划管理,督促落实化解债务风险举措,确保2020年前将债务率降低到警戒线以内;对不能按期完成化债目标任务的市、县(市、区)政府,严格责任追究,并扣减相应的财政资金。

《浙江省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还强调,高风险地区要切实履行5年化债计划,逐年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完成化债目标,在5年内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降低到警戒线(100%)以内。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广东省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组织指挥体系、风险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处置、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

该预案明确“政府性债务风险事件”具体包括政府债务风险事件和或有债务风险事件。“存量债务”,是指清理甄别认定截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包括存量政府债务和存量或有债务。并要求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含县级)设立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作为非常设机构,负责领导本地区政府性债务日常管理。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目前地方债总体风险可控,但是一些地方依然存在违法违规变相举债等行为,累积的风险值得重视。据悉,目前地方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形式主要有:一是继续通过融资平台公司,银行贷款、债券类融资工具、信托、保险、资管产品等方式替政府融资,靠政府担保或资金偿还。二是以不合规的PPP、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来变相举债。

社科院中国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记者表示,防范地方债务风险,可以从三方面突破:一是优化债务期限,很多地方债是短债长投,如何将融资的项目资源和期限匹配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二是严格地方债的预算管理,地方债的使用项目、偿债来源等都要进行一一对比,确保还债来源和偿债来源之间有对应关系;三是严控地方以PPP等方式变相举债。

蒋震表示,地方举债行为要放在整个社会全局中考虑,举债要有相应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基础作为前提,要根据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确定债务规模,在解决债务形成的资产方面,也要根据各地区的发展情况合理确定标准。

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看来,进一步把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仅要进一步强化债务管理和违规融资问责,也要从体制机制上着手解决内在性问题。比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政绩考核、深化政府投融资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等。

来源 / 经济参考报

编辑 / 武兵

“严控新增隐性债务”传递什么信号相关阅读:

邢台市财政局:发挥财政保障服务效能 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通讯员王门通)今年以来,邢台市财政局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集中精力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增实力,强化统筹协调,做好服务保障,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为推动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实现新提升贡献财政力量。

架起桥梁,主动对接

一是提高项目资金匹配度。邢台市财政局联合有关部门对照今年安排的400个省市重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主动与省市金融机构、项目实施主体开展专题对接,帮助项目单位完善规范手续资料,不断提高项目和资金匹配度。加强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河北省融资担保基金以及承接该业务的合作银行对接,去年以来已为80家企业提供融资贷款担保2.62亿元。

二是强化债券项目储备。指导县(市、区)加快办理土地、规划、招投标等手续,推动后续储备项目前期手续尽快全部完善到位,确保项目等资金,不让资金等项目。鼓励发债空间较大的地区进一步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认真研究上级政策,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共申报2023年新增债券需求项目651个,318.65亿元,其中专项债券需求项目265个,250.76亿元。

三是建立财政奖补台账。系统梳理国家、省、市已出台的各类财政奖励、补助、贴息等惠企政策,逐政策明确资金申报条件和流程,在帮助企业积极申请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企业上市等奖补资金的同时,厘清国家和省奖励政策侧重点,结合邢台市产业结构实际,适时调整财政奖励支持方向,使奖励资金更精准,企业更受益。

当好后盾,强化支撑

一是强化债券发行力度。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紧盯上级政策,积极谋划债券项目,千方百计全力争取债券资金。截至目前,河北省共下达邢台市新增债务限额107.95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务限额97.73亿元;已发行新增债券78.29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68.07亿元。新增债券重点支持了市政建设、医疗卫生、交通等项目建设,为该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是拓展项目融资渠道。积极创新财政资金支出方式,将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预算安排单独出资或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采用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支持全市相关产业和重点领域发展。截至目前,邢台全市设立政府投资基金5支,累计扶持产业项目43个,投资总额达35.14亿元。

三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通过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立政府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支持固定资产投资,投入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邢台市PPP管理库项目共有44个,计划投资约195.88亿元,其中,34个项目已签约落地,落地率77%。

加强管理,保障安全

一是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绩效。专项债券资金到位后,第一时间下达项目单位和县(市、区),督促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支出进度,确保早投入早见效,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全面实施使用债券资金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开展全部债券项目全过程的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直接与专项债券额度分配挂钩。

二是切实防范专项债券资金使用风险。压实偿债主体责任,将债券还本付息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落实偿债资金来源。严控新增隐性债务,加快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严格规范融资行为。加强县(市、区)日常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将区县全口径债务风险与新增债券额度分配挂钩。

三是强化PPP项目债务风险监管。严禁以PPP项目名义举借政府债务,严守PPP政策红线。对于存在违反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规定情形、社会资本方不符合资格条件的项目,不纳入PPP项目执行库,不安排财政预算,确保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始终紧绷防范政府债务风险这根弦。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以上就是关于“严控新增隐性债务”传递什么信号,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